還沒開始使用數位單眼相機以前,很羨慕人家手上的相機擁有高倍數的光學變焦,因為擁有高倍數的變焦範圍,即擁有望遠端的攝影能力,即使拿開攝影不談,好歹也能充當個偽望遠鏡,可以看見更遠的距離,在單眼的領域想拍更遠的景物的方法無他,只有使用遠距的鏡頭才能解放望遠的視野。

IMG_1844

 

Canon EF 70-200mm F4L IS 俗稱 小小白 IS,這名稱源自 Canon EF 70-200mm F2.8 L IS (小白IS) 而來,因為 F2.8 的大光圈原故,77 mm 的大口徑,加上金屬的鏡身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顯得相當的貴重 (又大又重又貴),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並不是一顆相當好犧帶的鏡頭,因而又研發設計出另一顆同樣為 70-200mm 但光圈縮小為 F4,且外觀比 F2.8 還要瘦短一些,且最另使用消費者感到實惠的是,光圈改為  F4L 後鏡身質感不變,價格和重量也比 小白IS 便宜,拿現在的 Canon 70-200mm F2.8 L II (小白兔IS) 來比較,小白更只要 F2.8L II 的一半價錢即可擁有。

    鏡頭上多一個 IS 是 Image Stabilizer 影像穩定功能的縮寫,俗稱防手震鏡頭。一般手持使用能比非防手震鏡頭降低兩級快門速度。而 F為光圈,後面的數字是可用的最大光圈數值的意思,例如 F4 意指可用的最大光圈為 4。有無IS 和光圈的大小,是一般使用者通常在挑選鏡頭的最重要二項指標,因為這二樣數值會直接影響到光圈和快門的運用。

   Canon 出了許多鏡頭,而許多使用 C 家的老前輩也對各顆鏡頭給予不同的俗稱,而讓我覺得最有趣的,也是一般人較容易搞混的便是 70-200mm 這個焦段,因為 C、N 家這幾年在 70-200mm 焦段的競賽更新,而產出同焦段不同性質的白鏡。

1. EF 70-200mm f/2.8L USM  (小白)
2. EF 70-200mm f/2.8L IS USM  (小白IS)
3. EF 70-200mm f/4.0L USM  (小小白)
4. EF 70-200mm f/4.0L IS USM (小小白IS)

  無論是哪一顆 70-200mm 的白鏡,都已經是被開箱文開到爛掉了,甚至有的還比對商攝的標準來拍,因為它已經是顆芭樂鏡,所以僅提供簡略粗糙的照片供分享,傷眼勿怪啦..

 

1.

IMG_1801

 

 

 

2.

IMG_1803

 

 

 

3.

IMG_1807

 

 

 

4.

IMG_1811

 

 

 

5.

IMG_1815

 

 

 

6.IMAGE STABLIZER 四級防手震

IMG_1823

 

 

 

7.不整麼白的小小白

IMG_1829

↑ 不怎麼白的小小白,但是叫小小灰又太難聽,這顆鏡頭別於一般鏡頭之處在於多了橫向或垂直的防手震調整,及2M或3M的對焦距離調整。

 

 

8.

IMG_1834

↑ 魅得贏日本啦,CANON 較高階的鏡頭目前都是由日本出產,其實台灣也有這方面的能力,像18-55 就是由台灣佳能潭子場代工的,只是一直以來日本製造比較受到信賴,應該是長期以來的印象吧。

 

 

9.

IMG_1835

↑ 67MM 鏡頭口徑,比 F2.8 小 10MM,當然保護鏡的價格也比 77MM 便宜。

 

 

10.

IMG_1837

↑ ULTRASONIC 是超音波的意思,CANON 的超音波鏡頭的鏡頭蓋上會標示 ULTRASONIC,小小白IS 用的超音波馬達是「環型超音波馬達」他的價值顯示在對焦的速度上,在半按快門對焦後拍照,在一瞬間完成。

 

 

11.

IMG_1844

↑ 加上遮光罩之後,挺威的。

 

 

12. 鏡頭杯

IMG_6487

↑ 這個是市面上在賣的小小白IS的鏡頭杯,比較起來您說像不像呢?

 

 

    會考慮中長焦段變焦鏡頭的原因在於,生活上使用便利,近可街拍特寫;遠端有小望遠可以在稍遠的距離不影響被攝物來進行拍攝;長鏡頭拍出的照片較有空間壓縮感;散景較標準變焦鏡頭來的糊,較能掩藏雜亂的背景,及較能突顯被攝主體。上述講的也許有點抽象,簡的來說,拍廟會時通常是要抓取瞬間的畫面,拿顆 17-55 的標準變焦鏡頭得靠很近來拍,非常不便利,也容易影響到別人;人家在跳八家將時,拿17-55可能也要跟著跳了 (跳進去人群裡拍)。 另外,以街拍來說,當想拍下街上路人對話的畫面,或是父母逗小孩的畫面,一旦走近就會影響到別人,同時也失去到最自然的畫面,當然這不能和肖像權的保護一起討論。

 

    在 Canon 的鏡頭群,有二組組合被列為 C 家的最高指標,也給了這二組組合取了一個很有趣的稱號,分別是「大三元」,和「小三元」。

 

大三元:

1. EF 16-35mm F2.8L II USM  (在FF系統上來說是大光圈廣角鏡)

2. EF 24-70MM F2.8L USM    ( 大光圈標準變焦鏡)

3. EF 70-200MM F2.8L IS USM    (遠攝鏡)

 

小三元:

1.EF 17-40MM F4L USM

2.EF 24-105MM F4L IS USM

3.EF 70-200MM F4L IS USM

 

  大三元、小三元已涵蓋 16 -200 的一般慣用焦段上 ,在FF系統上面很好用,但是在 Canon APS-C 上要乘上 1.6 倍,當焦段乘以1.6倍之後,就變得不是那麼好用了,例如: EF 16-35MM F2.8 II USM 這顆鏡頭先排除F2.8大光圈和USM超音波不談,16 X 1.6 = 25.6;35 X 1.6 = 56,原本定義為大光圈廣角鏡在乘1.6之後,廣角端只剩下 25.6 mm;而標準焦段的 24-70mm F2.8 L USM 乘 1.6 倍,24 X 1.6 =38.4;70 X 1.6 = 112;以望遠端來說  EF 70-200mm 換算後等同 112mm-320mm。

  如上述在使用 APS-C 系統要乘上1.6,才會等同實際的焦段,所以一旦要挑選鏡頭時不是大三元或小三元就好,還得考慮到自己的常用焦段和時機,以自己慣用的焦段和光圈為考量來選鏡頭會比較合適,不至於大材小用,甚至常背著大三元出去,真正用到的卻只有 24-70;或明明需要的是 28mm 以下的廣角鏡頭,卻挑個 EF 16-35mm F2.8L usm,貪個大光圈、和L鏡的畫質和作工,卻失去超廣角,當然如果有打算將來升級FF就另當別論了。

  以我自己為例,慣用鏡頭為 SIGMA 17-70 F2.8-4 OS Macro,所以對於中望遠鏡頭的選擇,選擇 70-200mm;70-300mm;或是專為 APS-C 設計的 55-250mm 都能補上70mm 後的焦段,並不受到片幅換算的影響。

 

 對於其他中望遠鏡頭的選擇?

   長鏡頭的選擇不是只有70-200mm,除了18-270mm 那種旅遊鏡外,也有 55-250mm;70-300mm;或100-400mm (大白);或是畫質細膩的 200mm、300mm、400mm 定焦鏡,在這先不去討論貴三三的 L定焦長鏡頭,因為若非拍飛禽猛獸,或飛機的攝影達人,長鏡頭定焦鏡的使用,在一般生活中並不是最方便的,就算擁有再高的畫質,也不會有人想拿管 Canon EF 300mm F2.8 L IS 街拍吧? 所以說重點鎖定於方便街拍的中望遠變焦鏡。

    對於平時拿17-70mm 要補顆中長變焦鏡,可以列出的選擇挺多的,從 Canon 原廠鏡到獨立鏡頭廠 SIGMA、Tamron、Tokina 甚至用上轉接環可以起死回生的老鏡頭,都是可以選擇的對象,但是老鏡透過轉接環使用在 Canon EOS 系統上,就變成手動鏡,對慢節奏的攝影還可以勝任,但是對於搶拍來說,手動對焦加上無防手震,使用上即為不便,所以先排除老鏡。

    拿變焦鏡來說,廣角端和望遠端的焦段差距越短,畫質犧牲越少,以 70-200mm 為例,70-200mm 為一般泛用性較高的中長焦段,若要換算成 APS-C 來使用的話,70/1.6 = 43.75;70/1.6=125;目前於 APS-C 的系統上,專為 43.75-125mm焦段設計的鏡頭為 Tokina AT-X 535 Pro DX 50-135mm F2.8 SIGMA APO 50-150mm F2.8ⅡEX HSM DC;這兩顆鏡頭在乘以 1.6 之後分別為 80-216 和 80-240。上述的二顆鏡頭 Tokina 偏清淡;Sima 偏暖調,除顏色外二顆在利度的表現上,均很銳利,挺適合拿來拍人像,但是令我覺得遺憾的地方在於這二顆鏡頭皆無防手震的設計,若是以手持來說,老前輩有說過若要維持手持的穩定性,安全快門為 1/125,若有防手震得以降二級快門,此時快門約為 1/80s;但是長鏡頭欲讓鏡頭穩定的安全快門值約為 1/200,此時有無防手震,相差二級快門,便差很多,為了拍攝方便,我盡量挑選有防手震的鏡頭,所以便將這兩顆鏡頭從我物色的長鏡頭清單內刪除。

    我的慣用標準焦段為 17-70mm,看過有前輩使用這顆鏡頭再配上一顆 70-300mm 來完成 17-300mm 的完整性,這亦是個不錯的考量,所以 70-200mm 或 70-300mm 皆為理想的長焦選擇,在考量以下的幾顆鏡頭後,才選擇 Canon EF 70-200mm F4L IS。

 

關於中長焦段鏡在選擇上的取捨:

1.Canon EF-S 55-250mm F4.5-F5.6 IS

(圖片轉自 Canon 網站)

55-250mm 規格表 

(數據規格來自 Canon 網站)

  

鏡頭採用10組12片鏡片設計及一片UD超低色散鏡片 ,大大減少色散。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僅1.1公尺,放大率達0.31x ﹔高速CPU及更先進的自動對焦演算法能提供高速自動對焦。鏡頭亦備有圓型光圈葉及最佳化鏡頭鍍膜。

EF-S 55-250mm 是 Canon 為 APS-C 所設計的輕巧望遠變焦鏡頭,焦距相等於135格式的88-400mm。配備了全新設計小巧光學影像穩定器,能提供4級快門防震和自動辨識一般拍攝或搖鏡拍攝。
他的表現頗為優秀,許多攝影人認為它有L級的畫質表現,是Canon 鏡頭群裡,CP值屬一屬二的鏡頭,他的畫質雖然優量,曾拿來和 Canon 70-200mm F4L IS 作比較,許多人甚至分不清楚兩管鏡頭所拍的照片各屬於哪個鏡頭所拍,雖然 55-250 的優點不少,但是也有些不足之處,例如:外變焦、塑膠感重、防塵防低效果差、對焦速度稍慢..等,除了上述不足之外,價格卻很平價,平輸價約 6000 NT,是Canon最佛心的鏡頭之一。

 

(MTF圖 來自 Canon 網站)

 

 

 

2.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小小黑IS)

  

70-300mm 規格表


(以上圖片數據轉自 Canon 網站)

 

    提供影像穩定技術,相等於3 級快門的防震效果,鏡頭採用了UD 鏡片修正色差,使鏡頭在全焦距範圍保持高品質影像,採用了適合數位相機的優化塗膜,減低了鬼影和眩光。而近乎圓型的光圈能製造出漂亮的模糊背景。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畫質上雖比不上 Canon 70-200mm F2.8 IS 但畫質上已經算優秀了,加上擁有3級的防手震,即便在300mm端也可維持畫面的穩定性,在光線較弱時因為擁有三級防手震,可降三級快門來增加曝光度,且擁有二種防手震模式,在靜態攝影和動態攝影上,皆可加分。關於他的缺點,這顆鏡頭為外變焦,且並非衡定光圈,當鏡頭為300mm望遠端時,光圈會自動被調成 F5.6,在較弱光的環鏡下,畫面會稍暗些,一級光圈差二級快門,如果以此為例,300mm 端則需要更快的快門來維持畫面的穩定。 

    若拿小黑IS和 EF 55-250mm F4.5-F5.6 IS 來比較的話,因為畫質並不會明顯的勝過 55-250mm,但是價格相差約三倍左右,以CP值來說,仍以55-250 較高,況且在這之前有 70-300mm IS DO;以及新鏡 70-300mm L IS 的夾攻之下,70-300mm 變成不上不下,無論在 CP 值,或畫質上的選擇,現在明顯較為弱勢。

 

 

3.  Canon EF 70-300mm F4-F5.6 L IS

 

70-300 L

 

(以上圖片數據轉自 Canon 網站 )

70mm至300mm是一款寬廣焦段範圍的L級望遠變焦鏡頭。當搭配APS-C片幅數位單眼相機使用時,可獲得相當於112mm-480mm 超望遠變焦鏡頭效果。從體育攝影、野生動物以及風景攝影等各種類型的拍攝都能輕鬆掌握。最近對焦距離僅約1.2公尺,不僅方便使用者能更大膽地接近被攝體拍攝,也可適用於人像攝影等。光學元件中搭載兩片UD(超低色散)鏡片,可在全焦段中展現高超分辨力。鏡頭搭載了浮動對焦機構,實現全攝距內的高畫質表現。鏡片配置與鍍膜的優化,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從而確保了成像良好的色彩平衡。在影像穩定系統部分,所搭載的IS影像穩定器,可在全焦段下發揮相當於約4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除了普通拍攝下手震補償模式1之外,還具備可對應追隨拍攝等的模式2。除此之外,鏡頭卡口和開關面板等部位都進行了密封處理,實現L級鏡頭優秀的防水滴防塵功能。對於能夠接觸到外部空氣的光學元件部分,採用了防油防水性能全新防汙氟鍍膜。

 

 

4.Tamron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Model A005)

70-300mm 騰龍

騰龍創業60周年紀念鏡頭

本產品榮獲2010-2011年歐洲最佳鏡頭獎

採用了特殊玻璃材料「XLD」,實現同級鏡頭中最高水準的畫質。搭載了超音波馬達「USD」,和防震補償系統「VC」的全幅望遠變焦鏡頭。運用最新光學設計,採用特殊玻璃材料「XLD(Extra Low Dispersion)鏡片」,使該鏡頭達到同類型產品的最高水準的畫質。這款鏡頭使用了XLD鏡片比起能降低色相像差的LD鏡片,更具有高度的修正能力的特殊玻璃材料。XLD鏡片,確實地修正了色像差,實現了銳利和高對比度的表現力。而且,在拍攝各類體育運動項目以及大型活動等被攝體快速移動的場景時,為提高對焦性能,騰龍首次採用了超音波馬達「USD(Ultrasonic Silent Drive)」。並同時搭載了受到高度評價的騰龍獨自技術研發的防震補償系統「VC(Vibration Compensation)」後,易發生手震的長焦端以及夜景等低照度場景拍攝時,也能輕鬆手持拍攝,大大提高了拍攝自由度。結合騰龍技術,兼備「同類型最高水準的畫質」「超音波馬達」「防震補償」,開發出這款完美的70-300mm望遠變焦鏡頭。此款鏡頭搭載了騰龍歷史上首個超音波自動對焦馬達USD (Ultrasonic Silent Drive). 作為一款望遠鏡頭,它更快的對焦速度完美適用於體育,賽車和其他快速移動物體的攝影。 騰龍超音波馬達USD 擁有獨自研發的最先進的馬達技術和最新的軟體支援,進行高速精確地對焦,且沒有噪音。超音波馬達驅動原理是,在被稱為定子的金屬圈上產生高頻率的超音波振動,這個振動的能量讓附著在定子上的被稱為轉子的金屬圈產生回轉。將施加特定頻率的電壓時能產生超音波振動的“電壓陶瓷”,以環狀形配置在定子上,“電壓陶瓷”上電極配置的不同,可以在定子上產生兩種不同的超音波振動。將這兩種超音波振動巧妙結合,使單純振動的能量向環狀體的圓周方向(旋轉方向)傳遞,轉換成“變形進行波”能量。超音波馬達就是根據定子金屬表面產生的“變形進行波”和轉子表面的摩擦力,讓轉子發生轉動,帶動連接著的對焦鏡組,實現自動對焦。「XLD」(Extra Low Dispersion) 超低色散鏡片。比「LD」(Low Dispersion-低色散鏡片更加提高了校正色像差能力的特殊玻璃材料。 「USD」(Ultrasonic Silent Drive)騰龍開發研製的超音波靜音驅動系統

(圖片文轉自 Tamron 網站)

這顆鏡頭剛出的時後十分受到矚目,且還獲得 2010-2011 年歐洲最佳鏡頭獎,可見這顆鏡頭在國外受到好評的程度相當卓越,若覺得 Canon 55-250 或  70-300mm 小黑IS 畫質不夠利的話,可以考慮這顆鏡頭,這顆鏡頭的成相銳利,畫質也受到相當的肯定,那為何我最後並非選擇這顆鏡頭當作我的中長望遠鏡頭?雖然這顆鏡頭畫質犀利,但是仍屬於外變焦鏡頭,且這顆鏡頭的散景明顯可見二線性,我不太喜歡二線性,再加上鏡頭紫邊可見,在某種情況之下,紫邊就會跑出來。關於這顆鏡頭,冼鏡光 老師,有作過這顆鏡頭的客觀評測,請參考

其它各篇
Tamron 70-300 VC USD $50 Rebate
Tamron 70-300mm 4-5.6 VC短評(一):紫邊
Tamron 70-300mm 4-5.6 VC短評(二):近拍
Tamron 70-300mm 4-5.6 VC短評(三):散景
Tamron 70-300mm 4-5.6 VC短評(四):失光、泛光、變形
Tamron 70-300mm 4-5.6 VC短評(五):陰影

 

 

 

5.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70-200mm F2.8L II

 

(以上圖片數據轉自 Canon 網站)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採用全新19組23片光學設計,加入了1片Canon獨有的螢石鏡片及5片UD鏡片,能大大減低常見於遠攝變焦鏡頭的微細軸向色差及倍率色差等次色差現像,在整個焦距範圍內均能實現高對比度及高解像度的優質成像。此外,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的最近對焦距離縮短至1.2m,更帶來高達0.21x的放大率,能更靠近主體拍攝,帶來更大的拍攝靈活度。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配備了全新光學影像穩定器,提供4級快門影像穩定效果。再配合鏡頭的f/2.8大光圈,使其能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輕鬆駕馭新聞或運動賽事的拍攝。


    透過強化的鏡筒及改良零組件的連接結構,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的耐用度及可靠性得以大大提升。鏡頭也保留了優質的防塵防水滴設計,有助專業攝影師應付嚴峻環境下的戶外拍攝。
此外,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突出部份及開關制的厚度比上一代減低了,能避免誤觸開關。另一個顯著的改變是加寬的對焦環,配合橡膠上經細紋路,有助提升手動對焦的操控感。

    這顆鏡頭目前是許多 Canon 的使用者最愛的鏡頭,擁有70-200mm 的便利性,又不失其細膩的畫質,原本我也想選這顆鏡頭,但是這顆鏡頭比小小白IS還要大,且重量和價錢是小小白IS的兩倍,攜帶上的便利性欠佳,對我來說通常會用到中長焦段皆為白天的時機,很少會有晚上會用到長鏡頭的機會,且那多出來的一半預算,可以投資在其他的地方,即便補顆閃燈補個好點的腳架都還有剩,我站在店裡試著手持這顆鏡頭 5~10分鐘,感覺是 5分鐘之後就可以感覺到手酸,應該是平時較少舉重物的原故,所以我選擇較輕巧的小小白IS,但也要 760公克左右。

 

 

 

6. Canon EF 70-200mm F4L IS

70-200mm f4L IS 規格

 

 

Canon EF 70-200mm F4L IS 俗稱「小小白IS」是集許多優點於一生的中長望遠鏡頭,鏡頭內含一枚螢石,二枚UD鏡片,以獲致良好的影像品質,擁有環型超音波馬達對焦迅速又寧靜,內變焦設計防塵防滴效果佳,擁有新的防手震技術,可降低四級快門,擁有 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II的素質,除了光圈從 F2.8 縮小為 F4 外,體積、價格、重量,卻只要 F2.8 的一半,對於並非以 70-200mm 為慣用焦段的攝影者來說,是相當經濟的考量。因為 小小白IS 比 小白IS 晚出,在新技術的加持之下,小小白IS的畫質甚至比小白IS要來得利,畫質也不輸小白IS,但是體積和重量都比小白IS還要輕巧,便利性較佳,所以當時小小白IS剛出的時後,還曾引起一陣小白IS拋售潮,許多攝影者看中小小白IS的輕便,而畫質不減之下,情願犧牲多二級的大光圈,而選擇輕便好犧帶的小小白IS,當然我選擇這顆鏡頭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看中他的輕巧便利又不失品質和畫質。

 

 

 

以「大三元」對應 APS-C 來說,鏡頭該如何挑選?

   以大三元鏡頭的"焦段"和"光圈"來挑選的話,Canon 也推出幾款 APS-C 系統專用鏡頭,以補足 APS-C 在焦段上面的弱勢,以大三元在FF適用焦段,對應出 APS-C 的適用鏡頭:

1.EF 16-35mm F2.8 USM  -----> EF-S 10-22mm F3.5-F4.5 USM

2.EF 24-70mm F2.8 USM ------> EF-S 17-55mm F2.8 IS USM

3.EF 70-200MM F2.8/F4L IS -------> EF-S 55-250mm F4-F5.6 IS

 

以焦段先決來換算,APS-C雖有替代方案,但是 EF-10-22mm 和 55-250 無 F2.8 大光圈,這點不曉得未來 Canon 是否會出 APS-C 版的大三元。此外 16-35mm 的超廣角大光圈,在 APS-C 上面目前並沒有一顆超廣角大光圈可以替代這顆鏡頭,但是以其畫面的張力來說,SIGMA 出了一顆 8-16mm 的超廣角鏡頭,在 APS-C 換算同等焦段為 12.8-25.6mm,同等為 SIGMA 設計的FF專用超廣角鏡頭12-24mm,為目前非魚眼鏡裡的超廣角鏡頭,在APS-C上使用8-16mm這顆鏡頭所拍出來的照片張力,並不輸在 FF上的 16-35mm 的張力。 (請參考 SIGMA 8-16mm 作品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